返回首页

田祝均老师的无名桩好学吗?

163 2024-04-25 03:38 admin

一、田祝均老师的无名桩好学吗?

田祝均老师6分钟桩功叫无名桩。为什么无名,据说是因为师父传授时没有告之名字,另一方面田祝均老师经过长期练习,感悟此套功法的奥妙,仿佛名字本身会框定或限制人的思维,导致人们对其理解的偏颇,让人们在练习的高阶段时难以体悟其真“道”的境界。

无名桩六分钟,六个动作,说学应该很好学。但要学好,肯定也不容易。

该桩法不用意念,练习从初级阶段到高级阶段,均不用意念,在练时,通过每一次的“极限”达到“止念”的状态。由于其动作的特殊性,在练时,尤如受刑,在练完后,全身轻松。好在练习时间仅“六分钟”,这个刑值得一熬。

“六分钟”无名桩的六个动作,与普通桩功不同,其阴阳分明,虚实分明,动静分明,其对方位,对动作的精细化,对呼吸都要求严格。对个人的动作细化要求较高。练习时,要不断内察自身动作是否到位?是否到极限?是否找到几个关键要点?

该桩法的练习以质量为先,不以数量和时间为先,做到位的前提下,每天练习一遍即可。不用反复练很多遍。做到位的前提下,六分钟就可以了,不需要练几个小时,甚至不需要练十分钟以上。

该桩功,练就的不是意通,所以不需要用意念,练就的大小周天打通,都是真正的身体经络全通。小周天打通后,冬可穿短袖,夏可穿长衫,不怕冷,也不怕热,真正达到“阴平阳秘”的状态。

在练习过程中,可渐进式学习并配合指导,心平气和,练桩练心,身心俱练。《黄帝内经》说:“正气存内,邪不可干”。故久练此功,可使正气充足,免疫力大幅提高,微循环通 畅,增强骨、肉、筋、膜、髓的功能,开发人的潜能,实现人的自愈功能。

二、在大学里学的武术真正打斗时能用上吗?

那要看你是要学花架子还是学格斗,讲不讲规则限制,你所指的打斗是什么程度?如果自己真的想追求杀伤度的话,可以自学一些无限制格斗技巧,所谓师傅领进门,修行靠个人,无论你在哪里学,都要有明确的目标性,向着目标努力就可以拉。大学老师不可能教你真正实用的招式,就算武馆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有限制,因为如今学武的目的已经不是强调实用了,大多是强调美感强调磨练自己的意志……

三、蛇形拳和鹰爪拳怎么练习??

一、网上看到叫鹰爪拳的一般几类:1、鹰爪派翻子门,源起河北雄县;2、鹰爪拳,一个著名竞赛套路,仿生风格明显,代表人物徐向东;3、自然门鹰爪拳;//蛇拳也有多个流派,有南有北,风格不一;所以笼统问怎么练习鹰爪拳,不是简单文字可以说清楚的。

二、想练个好看的套路,网上视频,然后注意节奏和一些身姿漂亮的定式、亮相动作,会较快学会,至于打出什么风格,要看你身体素质功底了。

要真学传统武术的,拿鹰爪翻子来说,正式起步起码需要练习几个方面内容:练习桩功;练习鹰爪连拳或者鹰爪行拳短套路- -虽然动作不好看,但容易出整劲、连环劲、鞭头劲;需要压腿涮腰耗腿,增加身体各部位柔韧;需要反复单练一些主要的冲拳、叼手、踢腿。这些训练都很单调枯燥,想出真功夫,就必须耐得住枯燥,大量的重复练习中仔细体会和感悟不同发劲感觉。其他内功、提坛子等爪功,最好待综合基本功有一定基础后才练习,否则容易起僵劲

四、谁有三个境界的原文(白寿彝)啊的

三个境界

白寿彝

怎样治学?不断有人提起到这样的问题,有人还得到一些秘诀。其实,最重要的道理,往往是最普通的道理,问题在于你是否认真地去体会,认真地去做。王国维在他听著的《人间词话》里,说到治学的三个境界,是说得好的。

王国维说:“‘衣带渐宽终不悔,为伊消得人憔悴。’此第二境界也。‘众里寻他千百度,蓦然回首,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。’此第三境界也。”

第一境界是说,要眼光远大,意志坚定。尽管“昨夜西风凋碧树”,尽管是只有一个人,还要“独上高楼”,还要“望尽天涯路”。第二境界说,能够吃苦耐劳,经得起考验,尽管是“衣带渐宽”,还是“终不悔”,心甘情愿“为伊消得人憔悴”。第三境界是说,在热闹的场合里不能有所发现,你寻他千百度也不行,但偏偏是在灯火阑珊没有什么人的地方,找到他了。

立志,是大家都懂得的,但要立好志并努力贯彻它,并不容易。我们所谓“立志”,不是要做什么官,要得到什么学位,要当什么教授专家,而是要对于我们国家民族有所贡献,在学术上有所成就。成就可以有高低,立志可以有大小,最重要的是一个 “立”宇,看你立得住立不住。你要立志,那很好,但不要被困难所吓倒。在困难面前有所动摇是可以理解的,但在动摇之中要坚强起来。经过一番动摇,可能就增加一分坚强。练武术的人,在开始练站桩功的时候,两条腿不是很听指挥的。但你练得日子久了,能够坚持下去,两条腿就都有劲了,全身也都有劲了。

第二境界实际上也说的是立志的具体表现。真正要把志立起来,必须思想感情到了第二境界才可以达到。这就是苟子所说“楔而不舍”的精神。苟子说得好,“不积跬步,无以致千里;不积小流,无以成江海。骑骥一跃,不能十步;驽马十驾,功在不舍。锲而舍之,朽木不折;锲而不舍,金石可镂”。治学就是要有这个劲头。一个人聪明而不努力,就一事无成,结果是聪明反被聪明误了。笨,不可怕,只要锲而不舍,总会得到胜利。遇到特别困难的地方,一定要拿出特大干劲来。“人一能之,己百之;人十能之,己千之。”总会克服困难的。克服一次困难,就可以前进一步,有时会前进一大步。有时是突破、飞跃。天堂的大门是敞开着的,只要好好“修行”,总可以进去。

第三境界说的是自得。你只在众里寻千百度,跟着大流走,不一定能找得上“他”。你要有自己的眼力,在灯火阑珊的地方,却可以找到他了。孟老夫子说得好:“君子深造之以道,欲其自得之也。自得之,则居之安。居之安,则资之深。资之深,则取之左右逢其源。”自得,是治学很要紧的一条。我们不主张故意的标新立异,也不提倡没有理由的创新,但是我们决不可以随事附和,应当以此为治学之大忌。我们应该向别人求教,但决不应该跟在那个老师或权威后边,唯唯诺诺,不肯表示自己的见解。我们应该有自己的独立见解,老实地说出来。对于别人的错误,敢于提出不同意见。对于自己的错误,也要善于接受别人的意见。这样,对于个人学业的进步,对于学术界的进步都会大有好处的。现在我们有一种不好的风气,不重视自得之学,报刊上有不少文章,往往是一些资料的汇集与改写。如果说是介绍知识,也不是不可以的;如果说是学术论文,就不对头了。

顶一下
(0)
0%
踩一下
(0)
0%
相关评论
我要评论
用户名: 验证码:点击我更换图片

网站地图 (共9个专题17384篇文章)

返回首页